標籤存檔: 民主政治
【活動】113學年度行政管理碩士學程「最佳碩士論文獎」徵選活動
113學年度行政管理碩士學程「最佳碩士論文獎」徵選活動開始囉~請務必把握機會!!
獲獎的同學及其指導教授,會於公開的活動日頒獎,並獲得獎金及獎狀(詳情請見最佳碩士論文獎勵辦法)。
相關資訊如下:
一、截稿時間:即日起~114年6月16日(一)截止。
二、參加資格:申請者須於112年6月至114年6月16日期間畢業,以畢業證書為憑。
三、繳交文件:
1、紙本
(1)畢業證書影本
(2)獲指導老師推薦並填寫最佳碩士論文推薦表。
(3)最佳碩士論文獎勵申請表
(4)平裝本畢業論文2份,平裝本封面,請按照最佳論文徵選封面格式。徵選活動採「匿名審查」,內文凡出現指導教授或口委姓名,均須刪除。
…
《政治時差‧時差政治》 葉浩教授深論民主政治的敘事想像
科院於5月23日舉辦「指南學術思潮」系列講座,特別邀請政治學系葉浩教授舉行《政治時差・時差政治:敘事共時性作為民主政治的一種想像》的校內專書發表會。本場活動由政治學系教授陳建綱主持引言,亞太研究英語博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梁家瑜擔任與談人,吸引校內眾多師生與會參與討論。
活動開場由副校長陳樹衡與社科院院長楊婉瑩致詞。陳副校長指出,此活動為本校「指南學術思潮」系列講座的第四場,也是首次移師社科院舉辧,感謝楊院長與院內教師的支持,讓學術交流得以拓展至更多學術場域。楊院長則盛讚葉浩教授新作具有高度思想密度與學術深度,展現其長年累積的理論厚度與公共關懷。她強調,本校舉辦此類講座不僅提升學術著作能見度,更深化校內學術社群的互動與對話。
葉浩教授表示,雖然這本專書已辦過十三場發表會,但卻是首次於院內舉辦,具特別意義。他回顧本書創作緣起,指出其哲學思維受到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就讀期間所接觸的哲學、政治與經濟(PPE)傳統啟發,進而將此反思結合臺灣在地現實。葉浩強調,本書意圖建構一套理論,以回應臺灣民主發展中所面臨的結構性困境,並形容本書如同進行一項「診斷-病理-處方」的知識實踐過程。
本書核心概念為「雙螺旋時差結構」,分別由「移民」與「移植」兩軸構成。葉浩指出,歷史上多批次的移民與外來思想制度的移植,雖豐富臺灣社會的多元性,卻亦造成族群認同斷裂與制度整合困難。此結構使臺灣的民主轉型歷經多重張力與挑戰。本書提出「政治時差」作為解析工具,藉由探討不同群體對歷史時間的理解落差,提出「敘事共時性」作為彌合分歧、重構政治共同體的可能。
全書共分三部。第一部「時差政治的政治哲學與理論」從以撒‧柏林(Isaiah…